用智慧善解缺憾用智慧善解缺憾 文∕方靜 與妹妹、妹夫閒聊,談到老爸長久以來固執的想法,和專斷的行為,我越說越激動,忍不住抱怨了起來。這時,妹夫語重心長的指出:「老人家的身心狀況已在退化、衰敗之中,對一般人而言,這是不可逆轉的,所以,看似頑強的人,其實是一個弱者,我們常常理所當然的欺負弱者而不自知。」這一番話有如一記當頭棒喝,重重打醒了迷中人,反躬自省後,我感到汗顏、羞愧。 有一段時間,每週共事一回的朋友,常有意無意的嘲笑我低階的電腦能力,和粗略的行事風格,我深知這些是自己的弱點,然而面臨批判與評斷,仍不免覺得委屈與無奈。弔詭酒店經紀的是,當易地而處,看待別人的缺失時,竟然也能理直氣壯的挑剔與責難。正如《聖經.路加福音》所提及的:「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刺,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?」思考到這個層面,益發覺得膽戰心驚,原來,我們常在無知中造業、傷人或者被傷。 世間並不完美,凡人都有弱點,有的可以改變,有的卻似乎無法抗拒,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弱點,在當下都是缺憾。論斷別人,很多時候是出於自以為是的無知。對整個環境無知,對別人無知,甚至對自己也無知,但卻以為能瞭解事情的真相。其實我們的論斷,常常只是根據自己的偏見和一些情緒的反應。而如何用智慧善解缺憾,是需要學習酒店工作的課題,也是生命境界提昇與否的契機。 「同理心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,讓我們有能力理解他人獨特的經驗,在心理學領域中,被奉為解決人際問題的圭臬。《同理心的力量》一書中說:「同理心是理解,同理心需要一定程度情感上的距離──你必須與悲痛、恐懼、憤怒保持距離,創造一定的空間,讓你的理性思緒平撫非理性的感覺。你必須先把成見擺在一旁,壓抑想要評斷與譴責的下意識反應。因為還有更迫切的,也就是追求「理解」、或最終希望能「寬恕」的需求,報復的情緒因而得平靜與壓抑。」簡言之,同理心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,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、理解他人的立場室內裝潢和感受,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。 其實,與「同理心」雷同的觀點,早在2千多年前,中國的老祖先就已經現身說法,《論語.衛靈公》說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《論語.雍也》說: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」也就是說,在做事之前,要能夠「推己及人」,設身處地、將心比心的為別人著想。尤其是在發生衝突或誤解時,當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處境中去感受,也許就可以瞭解到對方的立場和限制,進而求同存異,讓矛盾得以消弭了。 而相較於心理學的論述和儒者的體驗,宗教上的心法是「慈悲」。慈悲是一種願他人脫離痛苦的渴望。真正的慈悲並非景觀設計僅是情緒反應,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堅定承諾。基點是以他人存在的空間、時間為考量,付出真正有利於他人的力量。因此,對待他人的態度並不會隨著外在條件不同而改變。站在尊重、平等的立場,看待每一個生命都是宇宙的唯一,都有存在的價值。 慈悲、同理心和推己及人,凡此種種所示現的智慧無非是:願意給生命多一些自由,多一點生存的假設,多一點知足的感恩;給生命更大、更妥適的空間,讓人間的缺憾在寬廣的餘裕與從容中得到善解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酒店打工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f02afwa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